分类:法治文化 摘要: □ 刘峰 周海燕 古代的科技不发达,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只能采用滴血认亲这种原始的亲子鉴定手段。所谓的“滴血认亲”,实际上包括两种方法:一种是血滴到碗里,看血液是否融合,以此来判断两个人是否存在血缘关系。这种方法被称为“合血法”,是明代左右出现的,主要适用于两个活人之间......
日期:2022-05-13 16:56:51 点击:519分类:法治文化 摘要: 赵进华 高分古装剧《大宋提刑官》讲述了南宋著名刑官宋慈屡破疑案、惩恶扬善的传奇故事。当然,史传中宋慈的事迹记载不详,所以剧中的一系列疑案奇案都是参考宋慈的著作《洗冤集录》和其他的古代案例,再融入创作者的文学想象、艺术加工得来。正是由于电视剧“非实录”的性质,所以剧中案件的不少情节......
日期:2022-05-12 14:53:56 点击:755分类:法治文化 摘要:□ 郭素红 “中刑”观是先秦刑罚观的核心思想,其基本内涵为刑罚的中正、合理。儒家原典是中华文明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,从儒家原典看古代“中刑”观思想,或许可为当代和谐社会建设中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供些许史鉴。 儒家原典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作,在法律思想方面,儒家原......
日期:2022-04-22 11:01:11 点击:922分类:法治文化 摘要:口 韩 伟 从苏维埃临时最高法庭,到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,党对人民司法的领导贯穿于各个时期的司法工作实践,积累了丰富的司法经验,形成了独特的法治理念。从苏区司法干部甘当人民公仆,到马锡五审判方式一刻也不离开群众,“人民司法为人民的好传统好作风贯穿始终”,人民司法实践形成的红色司法案例,集中体现了......
日期:2022-02-22 15:52:31 点击:564分类:法治文化 摘要: □ 桑志祥 余林娣 汉代是我国早期封建社会法律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,虽说汉承秦制,但汉统治者意识到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在于“繁刑严诛,吏治刻深”(贾谊:《过秦论》),故在萧何定律九章后“渐更增益”,对秦朝的法律制度在内容、形式、理论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,也为中华法系集大......
日期:2022-02-11 15:48:26 点击:644分类:法治文化 摘要: □ 闫强乐 明朝建立伊始就全面加强反贪制度建设,明太祖朱元璋借鉴元朝灭亡的历史教训,推行“重典治吏”的反贪制度,对官员实施严格规制,形成了良好的清廉风气,《明史·循吏传》载:“一时守令畏法,洁己爱民……抚循休息,民人安乐,吏治澄清者百余年......
日期:2022-01-21 09:38:01 点击:1001分类:法治文化 摘要: □ 叶 萍 宋代对司法检验的规定极其完备。刑事案件的初审在州县进行,对刑事案件的现场及被害者尸体的勘验工作由基层司法组织承担,州县负责司法检验的分别是司理参军与县尉,并指挥仵作具体操作完成。主簿、县丞、县令在县尉缺失的情形下要担负此职。除此之外,检验过程中的参与人还包括耆长、壮丁、弓手等胥吏。对基层司法检验官及其职......
日期:2022-01-14 09:35:49 点击:631分类:法治文化 摘要:□ 秦 潇 从法律渊源的角度审视宋代法制,更能深刻地理解两宋之所以能创造出引理入律、融情于法、寓教于刑的司法艺术,并酝酿出以“和合”理念为核心的审判智慧,并非偶然得之,而是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历史必然。 宋代法律渊源的三个层次 “天理”为法上之法......
日期:2021-11-26 10:38:00 点击:1059